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现代渔业这样转型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广元生态渔业 | 发布时间: 2023-04-24 | 4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正值渔业生产关键期,在福建、广西等海水养殖基地,来往的渔船满载渔获;江苏、湖南等地稻虾共作田间,头批虾苗已投放;在湖北,长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厂化养殖等现代渔业风生水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丰富多样的水产品是“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现代渔业如何稳产保供?水产养殖如何促进渔民增收、产业增绿?记者进行了采访。

       做强优势特色,延长产业链条,渔民腰包越来越鼓

       广西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万顷碧波一望无边,一个个养殖网箱星罗棋布。4月份,这里海域水温稳定在18摄氏度以上,进入投苗旺季。

       在防城区珍珠湾金鲳鱼养殖产业发展基地,养殖户陈忠启忙着投放鱼苗:“这些年,金鲳鱼名气越来越响,养殖越干越有劲头!”2020年起,陈忠启在合作社养殖金鲳鱼,掌握了技术后,去年他自己养了4000尾,纯收益14400元,今年准备再扩大规模。

     “金鲳鱼是我们这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味道鲜、肉质嫩,而且生长周期较短。”防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远生说,区里通过供苗、管理、销售等“六统一”机制,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让金鲳鱼产业“含金量”越来越高。

       在防城区珍珠湾,已有9家规模养殖企业入驻,养殖总产值达10亿元,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陈远生说,一些养殖项目采取“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投放鱼礁超过5000万立方米,海洋牧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特色水产品“接二连三”,产业链条越来越长。位于防城港高新区玉石滩大道的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物流园区,工作人员正在对海鲜进行检疫。“园区集加工、配送、冷藏、交易于一体,充分发挥防城港生鲜食品进口基础设施资源优势。”园区相关负责人黄志勇说。防城港加快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初步形成了鱼类深加工和休闲渔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特色水产养殖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江西省遂川县碧洲镇白水村鳗鱼养殖基地,负责人陈书强介绍:“鳗鱼养殖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基地专门聘请了技术员,对养殖棚进行智能化改造,生态养殖的鳗鱼很受市场欢迎。”

       在生态养殖模式下,鳗鱼基地的沉淀池里放养了鲤鱼、草鱼、鲢鱼等本地鱼,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增加产值。同时,养殖池定期清出的淤泥也被循环利用,成了周边脐橙、油茶、茶叶等种植基地的肥料。

       该基地每年为白水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吸纳10余名村民就业。“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白水村村民傅萍香说。

       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不仅提升了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也促进了渔民增收。去年,全国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万元。

       向现代化转型,提升养殖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在湖北省武汉市海之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座座养殖车间联排矗立。这里是湖北最大的工厂化海鲜陆养基地,年初投产运行,3月底刚上市了第一批对虾。

       走进车间,池壁上方的温度显示器提示:水温28摄氏度。“虾就喜欢这温度。”车间技术员曹光发小心翼翼地从水中提起虾笼,一只只浅青灰色的南美白对虾蹦得正欢。每隔4小时,他都要观察虾的状态,并把调配好的营养饵料通过自动化投料系统撒入虾池。

     “通过科学养殖,养出来的虾体型匀称,肉质清甜弹牙。”基地负责人吴育林介绍,从2毫米的小虾苗长到巴掌大的成虾,需要70多天。为了给虾苗提供适宜环境,基地将富含微生物的海盐卤水进行淡化处理,让每座虾池保持28—30摄氏度的适宜温度,实现了四季生产不断线。

       提起产能,吴育林掰着指头算起账:一个32平方米的虾池,能产480多斤对虾,是传统养殖模式的近10倍。基地308个虾池,按照每年6茬计算,年产量可达近90万斤。

       如何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

     “关键还是靠科技。”吴育林说。

       车间内,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对水温、光照度、溶氧量、酸碱值等参数进行24小时监测。走出车间,基地自主研发的对虾养殖工艺水循环系统正在运转。吴育林介绍,养殖污水先通过大型微滤机,再进入四级过滤系统,净化水经过加热后回流到虾池,“处理后的水循环使用,利用率达到99.5%以上。”

       去年我国渔业养殖产量约为5568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81%。在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我国统筹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离不开现代水产养殖。”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袁晓初说,近年来,各地通过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不断提升水产养殖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单位水体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更多现代化设施渔业项目正在孵化。“市里大力开展高效设施渔业项目建设,每年财政资金补助超过1000万元。”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文高介绍,对符合条件且达到一定规模的池塘流道养殖、“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集装箱式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高效设施渔业示范基地,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予以奖补,最高额度可达200万元。

       稳粮兴渔,生态养殖,渔业绿色发展底色鲜明

       在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李生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300多亩稻田里,刚投放不久的小龙虾在环沟水草间游弋。

     “今年基本上所有塘口都投放了虾苗,第一批成虾将在5、6月份集中上市,剩下的留在稻田里继续生长,国庆前后错峰出售。”农场负责人李生友说,通过平衡好水草、虾和水稻之间的共生关系,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去年他的虾稻田平均每亩收获水稻1100斤、小龙虾200多斤,效益比常规种稻提高了1000多元。

       泗洪县地处洪泽湖西畔,依托水资源优势,全县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生产绿色稻米、生态龙虾。2018年,龙集镇被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稻田养虾,一水双收,还减少了近六成的农药化肥用量。”龙集镇高级农艺师刘闯介绍,小龙虾吃稻田水草、水生昆虫,水稻收割后秸秆还田,灌水后逐渐腐熟,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促进水蚯蚓生长,又为小龙虾提供了天然饲料。去年,全镇稻虾共作面积2.5万亩,打造的“迎湖明珠”有机稻米走俏市场。

       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坚持稳粮兴渔、有序发展、绿色生态、富民增收基本原则,稻渔综合种养显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袁晓初说,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966.12万亩,稻谷产量近2000万吨,水产品产量355.69万吨,带动农(渔)民增收超过650亿元。

       生产方式更加生态,禁渔退捕顺利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的底色越来越鲜明。

       长江十年禁渔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进入第三年。监测显示,长江流域鱼类种类和资源量逐步提升,部分物种特别是江豚活动范围明显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与此同时,20多万退捕渔民顺利转产就业、应保尽保。

       在湖北省团风县,从小在船上长大的渔民李汉生,跟着父母打了大半辈子的鱼。长江禁渔后,李汉生放下渔网,成了护鱼员,“看到好久没见过的鱼又回来了,打心眼里高兴”。

       退捕上岸的团风镇徐家楼村村民胡建喜忙着管理刚栽下的藕带。凭着对水产品习性的了解,胡建喜很快找到出路。2021年,他在村里承包了60亩水塘,搞起了四大家鱼和小龙虾养殖。初尝甜头后,胡建喜又开始发展水生蔬菜种植,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

       团风县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占志刚介绍,近年来,县里因户施策,对全县52户103名渔民,建立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动态管理台账。通过扶持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培训推荐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让退捕渔民稳定就业。

     “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是长江十年禁渔的根本和基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说,今年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落实力度,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引导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养殖、休闲渔业等,长短兼顾、多措并举,稳定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渠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