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 杨 浩
(2020年1月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市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切实推动全市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刚才昭化区、苍溪县、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白龙湖管理局、市公安局分别对生态渔业发展及禁捕有关工作作了交流发言,我都赞成,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渔业发展之路
(一)发展生态渔业是落实“长江大保护”国策的刚性要求。长江流域既是我国淡水渔业主产区,也是水生生物基因库。近年来,因长江干支流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等原因,珍稀特有物种全面衰退:20年前江豚有2700多头,目前仅存不足1000头;中华鲟在宜昌的产卵场已连续多年中断自然产卵;“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灭绝,加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刻不容缓。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加强生境保护、拯救濒危物种等进行了安排部署,这些都倒逼渔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嘉陵江就是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我市地处嘉陵江上游,抓好生态渔业发展,对于实施“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生态渔业是转化我市生态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从水资源禀赋看,我市拥有良好的水域资源基础,总水域面积达158.3万亩,其中宜渔水面达105.8万亩,尤其是白龙湖、亭子湖大水面近30万亩,且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是生态、有机渔业发展的理想之地。从气候资源禀赋看,我市立体垂直分布的气候资源和南北过渡带,适宜各类鱼的繁殖生长,无论是南方的名优品种,还是北方的冷水鱼都能在我市培育生长。我市拥有天然鱼类7目18科178种,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48种,为发展现代渔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发展生态渔业是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决策部署。为了保护“两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生态渔业,2015年,市委、市政府坚决取缔了白龙湖养殖网箱。2016年,成立了嘉桓渔业公司,采取“人放天养、自然生长”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并相继出台了《白龙湖亭子湖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年)》、《白龙湖亭子湖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将生态畜禽水产纳入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到2022年“两湖”有机鱼年产量要达到3500吨,实现综合产值5亿元左右。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务必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不犹豫、不懈怠、不动摇,持续用力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
二、始终坚持生态生产协调,推动全市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发展三大生态渔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我市三大生态渔业。一是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去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允许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区域,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合理发展生态渔业,防止一刀切、不加区分地禁止所有渔业活动。要严格区分增殖渔业的起捕活动与传统的对非增殖渔业资源的捕捞生产,长江流域重要水域禁止的‘生产性捕捞’不包括增殖渔业的起捕活动。”这为我们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两湖”生态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正确理解。要在白龙湖、亭子湖、升钟湖、柏林湖等水域,重点发展主河道大水面放牧式生态渔业,并利用沟湾库汊发展围栏生态养殖,合理有序投放鲢、鳙、银鱼等滤食性鱼类及长江上游特有的白甲、长吻鮠(wéi)、岩原鲤等名优土著鱼类,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淡水有机鱼产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稻田生态渔业。要大力推广昭化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充分挖掘下湿田、低洼田资源优势,坚持田内、田外结合,实施“一沟一塘”田间工程,大力推广稻鱼、稻虾、稻鳅、稻鳖综合种养。要认真落实《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推行品种、技术、管理、品牌、销售五统一,积极发展稻田土鲫鱼、黄辣丁、中华鳖、小龙虾等特色产品,加快推进稻田生态渔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综合产值1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冷水生态渔业。要以青川、旺苍、朝天等北部山区为主,采取流水养殖与仿生态养殖相结合,重点发展以鲟鱼、裂腹鱼、鳟鱼等为主的冷水生态渔业。要以朝天两河口、旺苍国华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为引领,辐射带动建设一批冷水鱼规模化养殖基地。要积极引进省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本地土著品种人工繁育,解决好苗种供应问题。
(二)全面完成禁捕转产任务。省政府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作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约束性任务,纳入了对市政府河长制目标考核体系,各县区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紧盯目标加快推进。省上明确提出,2019年年底前,要完成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今年年底前,要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外水域渔民退捕。截止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7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任务,并提前完成了182艘(其中:苍溪县136艘、经开区46艘)非保护区渔船处置工作。今年,旺苍县务必要按照省上的时间节点要求,加快32艘渔船处置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二是统筹兼顾用好资金。为了发展“两湖”生态渔业,2017年,经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嘉桓渔业公司贷款1200余万元,统一处置了“两湖”流域1735艘捕捞船只。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多方争取,省上给我市下达了补助资金1290.5万元。请相关县区严格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中央、省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长江禁捕)补助资金使用方案》规定,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给退捕渔船处置企业——嘉桓渔业公司。关于中央、省下达给利州区、经开区的一次性补助、过渡期补助资金使用问题,相关县区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补助资金使用方案》规定执行。三是保障民利维护稳定。各县区、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长江禁捕对保护水生生物、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加强政策解读,积极争取渔民的理解和支持。要结合退捕渔民意愿,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渔民创业,鼓励当地企业吸收渔民再就业,确保渔民“转得出、稳得住、不返贫、能小康”。要认真做好渔民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风险,千方百计确保社会稳定。
(三)严格生产监管提升品质。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生态渔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2018年,在全省水产风险监测抽检过程中,我市有2个水产品样品药残留超标。2019年上半年,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又仅达到9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低于97%的底线目标要求。各县区务必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防范一切风险因子,确保不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强化投入品管理。要实行严格的生产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强化对渔药、渔饲料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全力做好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禁用药物和不合格饲料行为,切实净化渔需市场,让养殖户放心生产。二是加强疫病防控。要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强化水生动物疫病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完善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推进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从源头上把好水产品质量关。三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要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完善养殖生产日志、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持续加强对水产养殖场、苗种场的日常监管和例行抽查,对使用禁用药物的,一经发现从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要建立从养殖基地到餐饮消费的可追溯体系,完善从池塘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四是抓好品牌宣传营销。要持续开展绿色有机水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力争到2020年,水产品认证达到10个。要持续打造“两湖有机鱼”、“苍溪鳖”、“汉王山娃娃鱼”等广元水产品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水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体系。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加大水产品营销、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推进融合发展提升效益。要突出生态属性、美化效果、富民功能,把生态渔业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样板。一是大力推进精深加工。要大力发展养殖产品加工流通,支持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从池塘到餐桌的全冷链物流体系,引导活鱼消费向便捷加工产品消费转变。要依托渔港培育壮大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水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开发方便快捷的水产品加工食品和具有广元特色的旅游“伴手礼”产品,延长水产产业链,增加水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休闲观光渔业。要利用“两湖”及全市中小型水库开展生态型垂钓,鼓励有条件的养殖基地开办集养鱼、钓鱼、品鱼、赏鱼、住宿、乡村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家乐”“农家乐”,力争到2020年发展综合性“渔家乐”、“农家乐”100家以上。要积极发展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休闲业态,引导带动观赏鱼、水族器材、钓具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要通过定期举办钓鱼比赛、渔事体验、鱼文化节、巨网捕捞、头鱼拍卖等活动,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三是推进水产园区、渔港建设。充分利用“两湖”优质水面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整合涉农项目,加快建设以昭化虎跳、青牛、红岩为核心的亭子湖现代水产园区,以青川沙洲幸福岛为核心的白龙湖现代水产园区。昭化区、利州区、剑阁县要加快3个渔港的建设进度,切实完善渔港功能,打造集渔船停靠、鱼产品冷藏销售、渔需物资交易、渔政管理、渔民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渔港。
三、强化组织保障夯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落实保障措施,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商务、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积极支持生态渔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门要落实好强渔惠渔政策,指导水产行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自我管理和服务功能,强化行业自律,研究解决生态渔业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全市生态渔业健康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各县区要把生态渔业建设纳入同级财政投入和扶持范畴,逐步加大对渔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苗种基地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龙头企业扶持等。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渔业开发,鼓励企业、个体兴办生态渔业建设项目。要认真落实生态渔业用水、用电、用地和油价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金融、保险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渔业信贷、保险支持,提升渔业抗风险能力。
(三)逗硬督查考核。要将生态渔业发展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评价内容,制定完善目标绩效考评机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市委目标绩效办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生态渔业发展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奖励,对违法违规或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同志们,生态渔业是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滴水穿石的意志、久久为功的信念、迎难而上的行动,切实推动我市生态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